【全国两会地方谈】“两会时间”传递干部工作“好声音”

2016-03-14 09:24:1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鑫]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意”不同。每年的两会时间,都是外界观察中国政治走向的风向标,而干部工作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用什么样的干部,树立怎样的用人导向,会直接影响到政治生态环境和政治方向。全国“两会”已临近尾声,干部工作问题也被中央高层多次提及,释放出明确的用人信号,向全社会传递出选人用人的“好声音”。

树好用人“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3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见,“担当作为者“昌”,为官不为者“亡”。”这便是干部选拔任用新的“风向标”,鼓励各级干部都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王岐山在北京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真正敢于担当,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战胜不了的困难。”一方面,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社会各级也都卯足了劲儿准备打赢一场“攻坚战”。与此同时,各级改革举措接踵出台、各项规划掷地有声,如果干部没有干事的冲劲和韧劲,那么再好的规划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者,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我们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面临的阻力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对重重困难,如果干部消极观望、懒政怠政,我们的中国梦也只能是“黄粱一梦”。

撑起制度“保护伞”。习近平强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这就给那些想干事却担心“动辄得咎”的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面临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高压态势,有的干部“宁肯不干事,只要不出事”,有的只求做“太平官”,为官不易成了为官不为的“挡箭牌”。面对当前的政治环境和改革难题,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势必会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也有可能会引火烧身。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为那些在改革事业中犯错的干部撑起保护伞,让改革创新者尝到“甜头”,点燃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让干部真切地感受到干与不干的确是不一样的,对干部既要严格管理,也要热情关心。同时,我们从“两会”上高层声音中可以看出,“容错”并非一味的袒护干部,允许干部犯错,也必须要纠错,凡错必改。

竖起纪律“警示牌”。“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这也给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拧上了一道“紧箍咒”,该挪“位子”的挪“位子”,该摘“帽子”的摘“帽子”,让混日子的干部混不下去。十八大以来,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洗礼,“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又给领导干部划定了“政治底线”,“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给广大党员提出了基本要求。这些专题教育旨在树立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调纪律规矩意识,划定为官做人标准,也是一次又一次给党员干部敲响警钟,竖起党纪党规的“警示牌”。

正确的政策出台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两会时间”的高层声音为新的政治生态环境下的选人用人工作树立了导向、明确了方向,只有把好干部选任工作的“风向标”,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用起来,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黄鑫)

焦点图